扎根車間,從事機加工14年,他練就一身“絕活”:查看鐵屑,就能判斷切削度、進給量、吃刀量三要素選用是否合理;觸摸機床,就能確認刀具運行是否正?!种坝啦粷M足、追求卓越”的信條,他在技術革新、生產組織、質量管控等各項工作中不斷超越,先后被評為安徽省技術能手、金牌職工、青年崗位能手。他就是安徽海螺川崎裝備制造有限公司鑄造分廠造型工段工段長李超。
在車間里,李超從不挑活,什么活都干,尤其喜歡接到急件、難件,他說,“有難度才有挑戰,才會不斷去想辦法攻克,從而不斷進步?!闭侨辗e月累、勇于學習鉆研,李超的技術水平在同事中遙遙領先,在第七屆全國職工職業技能大賽安徽省選拔賽工業機器人操作調整項目比賽上,獲得了蕪湖市第一名、安徽省第二名的好成績,并入選安徽省代表隊參加了全國比賽。2022年,他參加蕪湖市數控車工職工技能競賽,又斬獲一等獎。
正是因為喜歡鉆研,李超沖破了一個個加工工藝的瓶頸。公司鑄造生產的模具最初都是外購,一套近4萬元,而且后續修改、修補一套還需1萬元左右。李超利用軟件編程,通過測繪模具材料,找到模具自制、自主修改辦法,將從前依靠外購、外委模具加工全部轉為自制,每年為公司節約費用100多萬元。他還在實踐基礎上總結申報,獲得了“一種燃燒器旋流器的制造方法”的發明專利和6項實用新型專利。
李超負責加工的工件結構復雜,體積大、價值高,產品質量安全尤為重要。他根據機加工業務特點,編制了一系列制度,涵蓋機加工所有產品質量管理標準,為每一件產品制定了身份證——“工藝流轉卡”,全過程保證產品質量;他還組織工段各班組人員集思廣益,全面查找生產環節及工段班組安全隱患點,逐一制定針對性防范措施。鑄造機加班組自成立以來,從未發生一起員工傷害事故。
作為公司省級創新工作室鑄造小組的核心成員,李超一直致力于創新、改善,推動鑄造方案和鑄件加工工藝提質增效。2020年,公司承接安徽省首臺出口印尼的泥土壓平衡盾構機的加工制作。由于盾構機工作環境惡劣,端部密封壓條性能要求高,機加工過程極易產生變形。李超查閱大量資料、反復論證,組織同事討論研究,放棄傳統方式,創新采用吸盤裝夾加工法,通過提高轉速來降低吃刀深度,利用多次翻身精加工工藝,有效將精度控制在圖紙要求范圍內,助力2021年安徽省首臺出口盾構機成功下線。類似這樣的技術攻關,李超帶領團隊完成了許多,有力推動公司建成了國內規模最大、品種最齊全的水泥裝備生產基地。
在提升自我的同時,李超不忘傳承匠心,帶動年輕人共同進步。他常態化開展員工培訓,和大家一起切磋技藝,將知識和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班組成員,質量合格率始終保持在99%以上。他的徒弟連續多年參加技能大賽,斬獲優異成績。2022年,李超還被聘為蕪湖市產業教授,聚焦自動化技術,向大中專院校學生因材施教,以敬業、專注、創新、求精、超越的精神風貌,影響著廣大青年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