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海螺川崎裝備公司劉秀華同志牽頭成立了“劉秀華(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自成立以來,工作室充分發揮勞模和工匠先進典型的輻射引領作用,廣泛組織動員產業工人創新創造,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先后獲得省、市總工會授牌。2023年4月,劉秀華(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又獲評“全國機械冶金建材行業示范性創新工作室”。
工作室匯聚了一批具備一定專業知識、專業技術和創新能力的專業技術骨干33人,其中中級工程師20人、高級工程師2人,安徽省金牌職工、安徽省技術能手、安徽省青年崗位能手1人、首屆“海螺工匠”1人、海螺集團勞動模范1人,為公司產品研發、質量檢測等方面提供技術支持,參與新產品開發、項目發展、生產經營、產品生產過程中的創新創造工作。

工作室抓住“創新”這一主題,圍繞性能優化、降低成本、節能減排、技術改造、安全生產等主題,多次解決公司經營發展過程中的技術瓶頸。工作室制定了分工明確、相互協同的運行制度,建立健全創新激勵機制。結合公司發展方向和經營管理提質增效的需要,創新工作室每年編制年度創新計劃,并建立了月度、季度擴大會議跟蹤、年度總結表彰等閉環管理機制,員工參與面廣、積極性高,極大激發了大家創新創效的干勁,自覺承擔起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的任務使命。

截至目前,創新工作室共實施創新項目189項,參與創新項目人數360余人次。以創新項目為載體,員工不斷磨練技藝,提升技術本領,打造了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術會創新、敢擔當講奉獻的產業工人隊伍,多名職工獲得“全國工人先鋒號”、首屆“長三角大工匠”“安徽省工匠年度人物”等榮譽,共獲得專利180余項,其中發明專利6項,獲得安徽省新產品3項、高新產品6項,安徽省名牌產品1項、安徽省重大合理化建議項目獎13個,支撐了公司持續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技術中心獲“省認定企業技術中心”認定。
工作室每年確定一項重大創新課題,由項目負責人牽頭,各專業骨干人員參與。2019年開展耐磨陶瓷材料研發項目,打破了該項技術的國際壁壘,被列入蕪湖市科技計劃項目,獲得2項國家專利,榮獲安徽省重大合理化建議項目獎。2020年-2021年參與的水泥生產線綜合能效提升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榮獲海螺集團第三屆技術創新二等獎。工作室始終致力于“四新技術”應用,開展技術創新、產品研發升級、設備技改等工作,利用現有技術、人才優勢,開發了水泥生產線全套的主機裝備、輔機及備件,設備性能趕超國際領先水平,推動公司建成了國內規模最大、品種最齊全的水泥裝備制造基地,并逐步向其他高端裝備延伸,研制了出口印尼的冶金行業Φ5.5*125m鐵鎳合金煅燒窯和Φ4.7*75m干燥機;2021年,制造組裝下線了2臺出口印尼的直徑6.8米泥土壓平衡盾構機整機,作為安徽省首臺出口盾構機,加速了高端裝備安徽造的進程。

安徽省首臺出口盾構機下線